国内对隐私问题更开放,大数据宰熟,聊聊近期的几件大事
来源:原创 时间:2018-03-29 浏览:0 次最近,一些与用户隐私有关的重大新闻已经成为娱乐新闻的头条。这是一个很好的苗头,至少可以解释说,每个人的隐私意识都越来越强,难度越来越大;但糟糕的是,我们的互联网用户的隐私问题已经被尽快切断了。用户对Facebook泄露隐私感到愤怒。扎克伯格对泄露隐私感到歉意。扎克伯格在一封信中说:“我们有责任保护你的信息。如果我们不能,那我们就不配得到。这是对信任的破坏。很抱歉我们当时没有做更多的事。很抱歉我们当时没有做更多的事。谢谢你相信这个平台,我保证我会为你做得更好。“。
扎克伯格和Facebook或许会做的更好,但用户还会信吗?
随后,在26号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百度CEO李彦宏对用户隐私的一些看法,又被推上媒体头条,部分头条标题是这样的:
偷窥有理?!李彦宏称“中国用户自愿放弃隐私”
李彦宏:很多中国人愿用隐私换效率
李彦宏:中国人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
今天李彦宏的一句话,恶心到了几亿中国人
当然了,只看媒体标题,容易被误导,其实李厂长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只看这半句还是容易被误导,其实还有后半句:
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才会去使用它。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
这话其实没错。比如,网购要用收货地址换上门送货的方便;团购、打车、旅行、导航的时候用实时位置信息获取更精准的推送服务;聊天记录全都存在QQ和微信服务器,无论是方便备份、同步还是查询。
数据经济时代,我们用户可以/不得不/必须用隐私交换便利、安全或效率,但这种交换的共识是:平台要保证隐私数据的合理使用和安全。
一旦违背这条原则,别怪我们用户炸毛,Facebook安全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最近美团打车和滴滴在上海斗的火热,微博上相继就有人曝光,滴滴打车利用大数据杀熟。
不管滴滴有没有大数据杀熟,这件事,你怎么看?
事实上,国外有大量使用大数据杀熟的例子。2000年亚马逊推出了差异定价实验,选择68种DVD光盘进行动态定价。根据潜在客户的人口统计数据,亚马逊有购物历史。互联网行为和用于确定不同报价的软件系统。通过这种定价策略,一些客户支付的价格比其他人高,亚马逊提高了毛利率,但不会持续太久。不到一个月后,谨慎的消费者发现了这一秘密,差别定价策略就暴露了出来。在一个名为DVDTalk 的音乐爱好者社区的交流,成百上千的DVD消费者知道了此事。当然,支付高价的顾客对亚马逊在激烈的网络交易中的做法表示不满,甚至有人公开表示,他们今后不会在Amazon购买任何东西。
更糟糕的是,由于亚马逊最近才在网站上公布了对消费者购物习惯和行为的跟踪和记录,事件曝光后,消费者和媒体开始质疑亚马逊是否在利用自己收集的消费者数据进行价格调整,这种猜测将亚马逊的价格事件与敏感的网络隐私问题联系在一起。对亚马逊来说,这是一场艰难的公关危机。互联网的存在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更加有效和透明。但技术发展到现在,你看到的还不够透明,比如价格。